團隊

演員群

滋蓮 (飾 邱蓮)
我是滋蓮,也可以叫我Sugar~
當了12年的記者,2014年生日前,我決定離職一圓「當演員」的夢想!自此之後,我上表演課、試鏡、參與十多部學生製片和公益微電影的演出,一步步邁向夢想,如今,演出舞台劇又讓我的演藝人生跨出了一大步,心中充滿了感激與感動。
很多人知道我圓夢的故事,紛紛鼓勵我、支持我,甚至羨慕我,但事實上,我要謝謝我的先生和家人,沒有他們的相挺,我無法無後顧之憂的在圓夢之路上奔跑。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擁有一個向心力非常強的家庭,不少我的同學、同事都有加我爸的臉書,我很愛我的家人,但和睦的家庭不會自天而降,絕對是靠許多次的協調和溝通得來的,感謝爸媽,他們給了我全天下最棒的手足和價值觀,那是我一生的寶藏。
家家有本經,難不難念如人飲水,希望看完《家有費內羅》這齣戲,能讓你想想自己的家,還有,那個和你血脈相連的手足。

力瑄 (飾 邱瑄)
我是Paggy, 有著男性化的中文名字"力瑄"
我是個再平凡不過的上班族, 演戲對我而言就跟另一個世界一樣的遙遠. 猶記得許久以前有人曾經問過我這一輩子想做到但無法做到的夢想是什麼時, 當時的我回答: "演舞台劇"... 沒想到兩年前開始, 在一連串的因緣際會下開始接觸表演, 一路走到現在居然真的要演出了, 心中還是有種很詫異的不真實感....
"家有費內羅" 其實講述的是許多人在生活上可能都會遭遇的事情, 就是那麼平凡, 平凡到我希望觀眾會認為自己是披著隱形斗篷坐在別人家裡看著人家家務事的發生, 但裡頭想講的感受, 希望會在看戲的你和妳心裡激起一絲絲漣漪
沒有人沒有愛的地方叫 "房子", 有溫度有愛的地方才叫 "家"

摳摳 (飾 邱湘)
我是摳摳。一個不能缺少『自由』這元素的女人,有奇怪的堅持原則,臉很臭但其實人不算壞,希望自己能發會所能讓世界變好,哪怕是一點點,也好。
愛上劇場是從大學二年級開始,一直到了大學畢業後比較有空,於是參加了表演班,甚至參與了舞蹈的演出,這都是在認識自己的過程,我認為在每一場戲裡都可以碰撞出一個新的自己,很有趣,也很有挑戰性。
對你來說,什麼是家?是你長大的那棟房屋、還是讓你感到安全的住處?
對你來說,什麼是家人?這剛好跟你同住在屋簷又有血緣關係的人?還是相處愉快又依賴的人?
如果說,沒有『家』呢?那『家人』又怎麼定義呢?
我們都知道家人不能選擇,他們都是一種緣分,切不斷的羈絆有時候是種力量,有時卻是負擔,讓我們回到原點思考,學會當一個好的家人,完整一個家吧。


張眼影 (飾 邱柏宏)
大家好我是眼影。
事實上自己會開始表演,其實有些誤打誤撞。大學時期想知道電影的拍攝狀況,所以去當了電影臨時演員。畢業退伍後,才算正式投入表演。對於表演的興趣其實來自於戲劇本身,我喜歡戲劇讓人思考、感同身受的那種感覺,所以我希望大家在看的時候會想,如果今天自己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自己會怎麼做。對我來說,這點是我開始學表演、喜愛戲劇的最大原因。
「家」對我來說是個可以卸下心房;可以安心休息的地方。.「家人」則是有時打鬧、有時吵架,但最後總是原諒、包容、支持彼此。
太太 (飾 許家凱)
大家好,我是Terry,小名太太。
我是一個品學兼優的乖寶寶,只想要乖乖賺錢,想著賺大錢的夢想。現在白天是個西裝筆挺的上班族,每天就是圍繞著數以億萬計的阿拉伯數字打轉著。下班後、週六、週日時間,都忙著劇團的排練,只有少少的閒暇時間,讓自己放空。因為相信著,把自己時間填滿,就沒有辦法想東想西了。
當初踏上表演,是因為工作非常地煩心,每天不斷地問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突然有一天開竅了,是戲劇表演;當下還天真地以為喜歡表演者,就會是一個好演員。就這樣在2013年6月,毅然決然地跟工作辭職,從台中北上來尋找表演夢,過著每天白天、晚上打工,有什麼表演課就全報名,想要學藝完全後,正式徵選。那知,全敗給自己的沒有自信,很容易否定自己,我知道,我還是放不開。
一位會計師在我離職送我一段話,「你減肥過後,只是從北京狗變成沙皮狗,一樣沒市場」。我真的好想反擊,但現在的我已屈服,將表演先當作興趣,慢慢磨磨磨,等到自己有自信時,再來展現吧!
自己是出門在外的遊子,家,永遠是最好的避風港,儘管再怎麼討厭家裡的一切,家,永遠是最暸解你的所在。「家有費內羅」,不用看得太嚴肅,你有感覺就以微笑代替淚光吧。

Sunny (飾 林正)
大家好,我是升暘也可以叫我Sunny!
從小就喜歡表演的我ㄧ直到前年才開始全力投入在戲劇的世界裡面。
我希望自己以後的「家」能充滿正面能量,而且凝聚力要很強!希望你們來看戲之後就像喝完酒ㄧ樣能感受到編劇所要給你們的後勁^_^

陳昱翎 (飾 妃寶)
大家好,我叫陳昱翎,本職是Spa芳療師,約2年前開始斷斷續續接觸表演,為的是想「挑戰自己」練膽量,同時希望藉由表演來認識自己!在綠光劇團裡的同學都叫我high 咖,除了身高很高以外,心血來潮時也算是個很high的人!完全就是個「人來瘋」的概念!曾參加2014台北48小時的拍片計劃,作品名稱「愛殺」,在裡面是一個孤僻、極度沒有安全感的變態殺人魔~對我來說,表演好玩的地方就是可以盡情的做平常不能或沒機會做的事~哈哈哈!
家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可以讓自己休息、充電甚至放肆的地方。我愛我的家人,但相處時不免還是會有爭執、衝突,不過只要心中有「愛」,那就沒有什麼不能原諒或解不了的結了!

魯文學 (飾 邱父)
嗨,我是魯文學,可以叫我五六。
我本來是4A廣告公司的創意人員,後來到企業從事文宣行銷的工作,脫離上班族生活後做個體戶接案謀生,廣告演員是工作之一。
因為一本書和林育賢導演結緣,有幸素素的參與了他的一支電影短片《兩過天晴》,那是生平以來從沒有過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經歷那麼複雜的情感經驗,有成就、有開心、有昏炫、有感動、有榮耀、有感激,有關懷、有喜悅……雖然說,感覺總是虛幻的,會消逝的,不過,說真的,這感覺...真好!
家是前世因緣的人今生聚首的道場,在家人關係中去做自己人生的功課。
這部戲也是一樣,所有的紛擾糾葛,是為什麼?是自己對家人的愛?還是自己本然的功課未完成?家人的關係是面鏡子,看到的其實是反射回來的自己。
製作群

蕭慧文 (編導)
政治大學歷史系學士
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碩士
編導作品:台灣南台科技大學長期合作『英語戲劇』特色發展計劃任戲劇編導,共指導四齣中英戲劇:街燈!《The Wiethes 女巫》《Anne’s Diary 安妮日記》《如果世界是一棵樹,而我是…》
演出 (2011~2014):
台北國際女性藝術節《漁夫和他的靈魂》(2012)
交通大學外文系戲劇公演《捕鼠器 》全英文版 導演
MOMO電視台首齣兒童劇擔任編導《芊芊的生日禮物》(2010)
教學經歷:
臺北藝術大學進修推廣部講師(2015)
百亭文化邀請與北京搜狐合作,與上海大不同公益學院合作辦理長期 戲劇與演講培訓講師(2014~15)
果陀劇場表演基礎班與進階班講師(2011~2015)
表演工作坊成功大學合作通識課程講師,指導學生創作演出《夢阻 》台中明道文教基金會合作『在行動中閱讀』工作坊
演出經歷簡列:
阿斗工作室《馬祖新村 》讀劇演員(2014)
《你可以犯賤一點 》都會輕喜劇演員(2014)
壞鞋子舞蹈劇場《泥土的故事 》擔任舞者演員(2014)
表演工作坊《如夢之夢》(2013~15)
《快樂不用學》(2011)
水面上水面下劇團《你可以愛我嗎?》
法國亞維儂外圍藝術節《大神魃》製作人與演員
如果兒童劇團《隱形貓熊在哪裡》、《隱形貓熊3》《微星山在哪裡》等
紙風車劇團《雞城故事》等演員
黑門山上的劇團《新十三角關係》、《盡頭世界》等多部演出作品。

Ruby (執行製作)
擁有娃娃臉的老靈魂,本業是一個科技業的優化宅。
開始看戲不意外,卻意外加入這個劇團(原因不要問,很可怕…)。
家對我來說是避風港,但不是每個人都一樣,不過不管怎麼樣,家對我們影響都很大。

馬克 (音樂設計)
林馬克,常被跟貼地板的那個馬克搞混。喜歡嘗試不同案子的自由工作者,目前多於現場與企劃之間遊走,相信音樂和表演感動人的力量。覺得劇場音樂是故事與觀眾的黏著劑,一點一點慢慢滲入,再一次用力的釋放張力。
對家的感覺:能夠充分的理解,保有持續的溝通,在一路向前的過程中不變的支持。
希望這齣戲帶給觀眾的:不管我們出身於什麼樣的家庭,坦承是彼此面對的第一步。真相也許殘酷,但卻也是信任的起頭。
音樂設計:
2015.06 十二個愛情極短篇,詞曲創作暨現場演出
2014.09 政大通識中心「學習歷程」微電影,配樂
2014.04 Co-Story App情境影片,配樂
現場經歷:2015.09流浪之歌音樂節-米河流,舞台監督
2015.08 辣妹上學去,排練助理、音效執行
2015.06 借問眾神明,VJ互動表演,舞台監督
2014.12 幾何-林維辰+大象體操 互動音樂會,製作人/互動設計
2014.10 流浪之歌音樂節-小流浪,舞台監督
2013.10 流浪之歌音樂節,舞台監督

雯筑 (排助/音效)
大家好,我是雯筑。喜歡藝術、感受美的事物,愛上戲劇,是因為它總是離不開「人」,那麼切身而值得思考。為了更靠近那小小萌芽的劇場夢,上過表演、編劇等課,上課的同時也學著感受及生活,認識自己、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很喜歡一句話「瞄準月亮,即便你沒達到,你也將置身於星星之中。」儘管依然迷惘、但仍努力摸索,只希望做到不要後悔~
「家人」是一個人最開始與他人建立的關係,也是恆久的關係。相愛的力道該如何掌控?是一輩子的課題。感謝自己擁有一個溫暖的家,我相信「回家」,絕對是一個值得的選擇。

丹妞 (協力夥伴)
我是丹妞,一個熱愛劇場的年輕小夥子。
喜歡劇場,喜歡和大家一起工作,更喜歡和大家在黑盒子裡經歷每一分、每一秒魔幻的過程。偶然的徵選,讓我踏上了這趟旅程。戲劇,不僅僅是體驗不同人生,更是能認識自己,了解到自己從沒發現過的那一面,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的存在。「寧可多出點力呈現,也不要因為沒出力而後悔」期望能在劇場更加努力。
別因為理所當然,就忽視了家的味道
別因為理所當然,就忘卻的家的回憶
別因為理所當然,就把家當作成是家
感受每分每秒,和家人相處的每一刻,因為它永遠是你最溫暖的歸處

Uma (協力夥伴)
Uma,巫瑪,腦內小劇場十分發達頭顱也特別大顆的物種。
相信劇場可以改變世界,即使力量很小、即使有時太過浪漫。
相信劇場作為一個揭露的場域,觀者與被觀者是互為對映的群體,在裡面看見的,是藝術,以及也很重要的其他。
「家」是一個很龐大的主題,承載著你我的生命,每個人都從這裡開始,最靠近也最疏離。做一齣關於家庭的戲絕對不是容易的事,所有人都能夠投射其中也最容易找到自己的位子,但如何在看見自己之後抽離,是自己、又不是,在其中、又不在,那是一個很有趣的挑戰。